1)提高基础油的精制深度。芳烃、氮及硫化合物等组分均影响油品的放气性,提高基础油精制深度,就会比较多地除去影响放气性的组分,改善其放气性。
2)减少污染。对于可能与碱接触的油品,可考虑不用酸性防锈剂,而用中性或碱性防锈剂。
3)如果使用硅油抗泡剂,加入量尽量少。
4)使用非硅抗泡剂。非硅抗泡剂对油品放气性的不利影响比硅油抗泡剂小。
聚丙烯酸酯型非硅抗泡剂T911和T912。两者技术性能比较如下:
T911的分子量小,在重质油中抗泡性好,在轻质油中差,因此,T911不适合于用作轻质抗泡剂。
T912的分子量大,在轻质润滑油和重质润滑油中均有较好的抗泡性,但在重质油中分散性不如T911好,因此,T912最适用于轻质润滑油。
在以轻质油料为基础油的油品中,油品的抗泡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T912用量的提高而增加。其中在低温区域时,抗泡效果随着抗泡剂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增加,而在高温区域这种效果就减弱了。
T912在油品中的消泡持久性也与其用量有关。当用量较大时,在静置贮存试验中,消泡持久性好;用量较低时,前24℃消泡性变差,但在一定的温度下重新搅拌后,其抗泡性能又恢复到调油初期的良好水平。国外进口的非硅抗泡剂Lz889B等也有类似性质。
T912与T911一样,与大多数添加剂均有良好的配伍性,但与T601(聚乙烯基正丁基醚)、T705(二壬基萘磺酸钡)、T109(烷基水杨酸钙)三种添加剂复合使用时抗泡性差。美国同类非硅抗泡剂Lz889、Lz889A、Lz889B均存在同样问题。因此,在使用T912和T911时,应当避免与T601、T705、T109复合使用,否则,油品的抗泡性差。
非抗泡剂T912及硅油抗泡剂,都是随着用量的增加,对油品放气值的不利影响也增加,不同的是,T912的影响是逐步增加的,变化比较平缓。而硅油抗泡剂对放气性的不利影响,不但在程度上比非硅抗泡剂大,而且,油料对硅油抗泡剂特别敏感,即使很小的用量,对油料放气性的恶化也相当明显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液压油,抗磨液压油,开式齿轮油,船用润滑油的相关信息,请持续关注无锡市昊通石化有限公司官网www.addictity.com